銅陵市第三中學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高級中學、全國綠色學校和漢語國際推廣基地。三中植物園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植物數量有119棵近千個品種,春華秋實,鳥語花香。業(yè)已成為廣大師生學習、休憩的良好場地,成為植物引種馴化展示、園藝研究和學生實踐的生態(tài)文化科普基地。
走進植物園,引人入勝的植物長廊擺放著一百多個植物品種,師生們可以知曉植物的名稱、學名、原產地,科屬、和生活習性。盆景是立體的詩,無聲的畫。園區(qū)收有120余盆盆景,擁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杏和紅豆杉,距今一億多年,是孑遺時代的植物,是植物“活化石”。藏有兩盆250多年的胡頹子,花開初冬,沁人心脾,果熟四月,紅里透亮,是“鎮(zhèn)園之寶”。金錢松高大挺拔,是國家二級保護單屬種植物,冬天落葉,葉色金黃,短葉輪生,營造出靚麗的植物景觀。
園內建有牡丹園區(qū)。牡丹的觀賞價值極佳,婀娜多姿,姹紫嫣紅;鳳丹是中醫(yī)藥用牡丹的首選產品;牡丹籽油富含α-亞麻酸,“植物腦黃金”美譽,是中國人未來的保健油、健康油和生態(tài)油。作為銅陵的市花,鳳丹有提高土壤酶活性、恢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作用,能夠改善銅陵多地被采礦污染的土壤環(huán)境,讓師生記住鄉(xiāng)愁,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
蔬菜科普基地和全光照噴霧扦插池是生物興趣小組同學們動手實踐的好地方。學生們利用植物的一片葉,一段莖或根,進行扦插,繁育成一株新植物,然后移栽至花盆或種在地里,觀察它們開花結果。通過播種、育苗、分栽、松土、施肥等實踐活動,學生們掌握了蔬菜的基本種植技術,培養(yǎng)了學生們熱愛勞動,珍惜生態(tài)的良好素養(yǎng)。
我校是五松山文化的域址地之一,著名的書法家沈鵬先生為五松山文化碑廊題名。第一塊石碑就是詩仙李白的名作《五松山醉后絕句》:“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李白抒發(fā)對銅陵的無限熱愛;用“千年”夸張手法表達大河奔流千里的氣勢;用“舞袖、拂山”宏大的眼光囊括五松山。物我相融,詩興極致。培育學生傳承中華文化、鐘情自然萬物的情懷。
我校的國際教育交流成效顯著,文化教育交流項目“孔子課堂”被英國文化委員會作為樣板在全英推廣,與英國、瑞典和澳大利亞等國中學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為眾多三中學子提供了放眼世界的國際交流平臺。國際友人們徜徉于植物園中,領略植物文化的神奇,體悟中華文化的精深。
新時代新征程,銅陵市第三中學全體師生踐行科學發(fā)展、綠色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fā)展,為建設幸福美麗新銅陵而努力奮斗。
附:“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科普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