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下旬的一天,繆運霖老師正在閱讀一篇關于新疆外語教育發(fā)展的論文,手機“滴滴”一聲響,拿起一看,是航空公司發(fā)來的航班信息。一度因新冠疫情擱淺,歷經(jīng)漫長而令人焦急的等待,終于到了如愿啟程的時候,就要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援疆教師了。9月26日,繆老師告別親人和朋友、告別共同奮斗的三中同事和學生,響應祖國的號召,來到萬里之外的西北邊陲小城——皮山。
初來乍到,面對常年無雨的干旱荒漠氣候,他發(fā)現(xiàn)皮膚開始變得格外干燥,喉嚨容易發(fā)干,鼻腔內總是結有令人難受的血塊。然而,這些小小的困難怎能難倒早有心理準備的繆老師?他就多吃水果多喝水,夜里在房間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漸漸適應了下來,他經(jīng)常笑稱“嘗遍南疆瓜果的美味,痛飲昆侖雪水的甘甜”。不久,最讓人心情難以平靜的一件事發(fā)生了。國慶期間,妻子生病住院,急需手術,在最需要照顧的時候,自己卻遠在邊疆。得到這個消息,他在小區(qū)里獨自轉了不知多少圈,晚上呆呆地坐在床上徹夜無眠,真想就此收拾行李回家算了。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最終放棄了回家的念頭。妻子在三中校領導的關心、幫助和親人的照顧下順利做完手術,自己也在新疆安心待下來。他相信既然不遠萬里來到新疆,就不僅僅是要照顧自己的小家,更是三中形象的代表、是安徽援疆教師形象的代表,更要不負重托,為邊疆的英語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新疆孩子的未來走得更遠。
臨行前錢軍主任曾送給繆老師一句話,“教學以生為重,教研以實為高”。這句話恰好解釋了援疆教師的主要任務。經(jīng)過了疆外人員新冠疫情的居家觀察,終于來到全縣唯一的高中——皮山縣高級中學。為了起到更好的輻射作用,經(jīng)與當?shù)亟逃稚潭,本輪援?/span>采取了托管班級的模式,并在托管班級中調整教師配置,重新安排5位左右的援疆教師接替原來的任課教師?娎蠋熃尤胃咭荒昙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
經(jīng)安排,第一周全面進入各個班級隨堂聽課,了解教情學情?娎蠋熌弥=處煹氖谡n課表,或隨其他援疆教師一起,或自己精心挑選不同層次的班級,走進一次次英語課堂,認真觀察并撰寫聽課記錄。三個年級多種課型,繆老師詳細記錄了每一堂課的教學實況。老師們盡心盡力,無奈學生基礎十分薄弱?戳T學期教學計劃,已經(jīng)過去差不多一個半月,當時用于銜接教學的是初中七年級教材,要在期中考試前完成初中內容的復習教學已經(jīng)絕無可能,且計劃是期中考試后必須開始高中必修一的教學任務?娎蠋熆丛谘劾,急在心中。經(jīng)過反復研究、評估,并與同在高一的另一位援疆英語教師商議,他果斷放棄了初中課本。該是讓他們真正在英語學科上做一個高中生的時候了。第二周伊始,第一堂課上他中英混搭地跟學生提了英語學習的要求,做了必要的思想工作。如此決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聽課期間了解到一部分完整讀完初中三年英語的來自縣城初中和內初班的學生本應起到領頭作用,卻課堂表現(xiàn)散漫,失去了自己的優(yōu)勢?娎蠋煾淖冡槍亦l(xiāng)學情的教學方法,放慢節(jié)奏,以閱讀課為例,將課文講解前置,先幫助學生詳細梳理課文的知識點、語言理解、文化背景等等,不放過任何一處對初中知識的復習,然后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教學。
早讀課上也總是少不了繆老師忙碌的身影,他相信首先要把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起來。他親自帶讀單詞,糾正發(fā)音,可是一旦讀完,剩下的時間學生就像無所事事一般了,只好挨個兒一一強調,并且把監(jiān)督任務布置給課代表,這樣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朗讀有模有樣了。這時繆老師又開啟了集體輔導,輪流給兩個班講解習題、復習疑難知識點。晚自習課是不宜上課的,因為只有住校生在教室里,繆老師便抓起了個別輔導和談心,手把手地耐心講解,對于基礎差的學生經(jīng)常還要從字母的書寫教起。慢慢地收獲了更多的信任,和學生之間的話題多了,除了英語學習,問及讀書的深遠意義、未來的規(guī)劃等等各種問題的人多了起來。學習成績也隨之慢慢見好。
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狠抓課堂教學,繆老師還牢記自己所肩負的“傳幫帶”職責。為了更好地了解該校英語教師的教學狀況,便于隨時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繆老師主動將教研工作送到他們的“家”里。他特地將辦公桌設在高一英語備課組辦公室,而學校是為援疆教師專門安排了完全集中的辦公室的,于是,他成了這一批援疆教師中到目前唯一這樣做的那一位。由于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關系,“師徒結對”方案發(fā)布后,老師們踴躍報名,學校經(jīng)過調整給繆老師明確了馬依努爾和古麗夏提兩個徒弟。車文娟老師當時還在天津學習,得知消息,堅持要確立師徒關系,繆老師欣然應允,主動帶起了3個徒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開展各項主題研討活動。他指導的車文娟老師的天津學習匯報受到學校領導和全體英語教師的好評;馬依努爾老師的教學認識和教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師徒結對”匯報課得到了老師們的點贊;古麗夏提和買孜言老師采納他的命題模式,勇敢地擔起了期末考試命題的責任。辦公室里5位英語教師都是教齡很短的年輕教師(其中3位民族老師、2位漢族老師,長的帶完一輪,短的2020年秋剛剛入職),或熱烈討論或主動請教,繆老師總是認真回答他們的各種教育教學方面的疑問。
繆老師還擔任教研室英語教研員,深入開展英語學科教研和青年教師業(yè)務培訓工作。他至今已為該校英語教師做了《中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從課程要求到自覺行為》《英語的發(fā)展及其英美兩大變體》兩場專題講座,加上提問環(huán)節(jié)專業(yè)、耐心的答疑,得到老師們的高度評價。繆老師常常走進年輕教師的課堂,為他們的教學把脈問診,課后跟他們認真研討;即使不在聽課的時候,每每從走廊經(jīng)過或者刻意觀察,只要是英語老師在上課,繆老師總要駐足聽一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就私下找他們商量、切磋。不僅給老師的教學提供指導,繆老師還不時地去跟該校領導交流,從課堂觀察出發(fā),坦言自己革新教學的點子、路子,頗受領導的肯定。
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援疆使命,繆運霖老師的支教工作正在這半年里穩(wěn)步推進著。沒有動聽的誓言,唯有默默的耕耘,他在教學教研工作的同時專門深入研究教學設計理論,已經(jīng)在與部分教師線上商討的基礎上對下學期的教學工作了。“以我微光,匯聚星辰”,他希望憑自己所學教出一批樂學善學的孩子,帶出一個樂教善教的團隊來。